今日頭條
北交所,新紀錄
上證報記者從北交所獲悉,北交所上市委將于本周五召開2024年第4次會議,審議萬達軸承的北交所上市申請。

這是北交所“深改19條”優化了“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后,首例按新標準計算掛牌時間的上會企業。也就是說,這是第一家掛牌新三板不滿12個月即獲北交所受理的企業。
再現“北交所速度”
萬達軸承何以跑出北交所“新速度”?
回溯公司上市進程:2023年1月12日,萬達軸承掛牌新三板,是首批申請直聯審核機制的公司之一。申報新三板時,公司已經明確北交所上市計劃。同年11月6日,公司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受理,此后很快于11月17日進入審核問詢階段,公司12月26日回復了第一輪問詢。
從2023年1月12日掛牌基礎層到2024年1月19日上會,公司申請北交所掛牌時間比“深改19條”最低要求掛牌時間僅超7天;從上市獲得受理到上會相距也只有2個月13天,期間審核中心只發了一輪審核問詢。
這意味著,萬達軸承打破了過往北交所的上會紀錄,再創“北交所速度”。
公開資料顯示,萬達軸承主營業務為叉車軸承及回轉支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叉車軸承、回轉支承等。
萬達軸承是國內最早一批開始叉車軸承專業生產的企業,是全國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并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國軸承行業“十二五”發展先進企業等。
如皋萬達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直接持有公司44.27%的股權,系公司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徐群生及其兩個兒子徐飛、徐明,父子三人合計控制公司58.88%表決權。
直聯審核趨熱
北交所“深改19條”發布后,北交所優化了“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執行標準。
根據優化后的執行標準,“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具體執行標準為:自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之日至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召開審議會議之日,已滿12個月;對于摘牌前已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公司,在二次掛牌后,發行人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審議時無需再次掛牌滿12個月。對于摘牌公司,“摘牌前已連續掛牌滿12個月”的具體執行標準為:自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之日至公司股票終止掛牌之日,已滿12個月。
記者注意到,在新三板申報掛牌熱中,企業掛牌同時申請北交所直聯審核機制頻頻出現。例如1月5日在新三板掛牌的南方乳業,就同時申請了北交所直聯審核。
此外,北交所在審企業中,多家掛牌新三板不滿12個月的企業已經獲得新進展。星圖測控、九州風神、聚星科技等新三板掛牌不滿一年的公司,均已經收到北交所的審核問詢函。丹娜生物、恒升醫學、東昂科技等掛牌不滿12個月的企業,已經獲得北交所受理。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諸海濱團隊分析到,從“申報時點”調整為“上會審核時點”,可以大幅度縮短上市時間,結合直聯機制,大幅提升了企業申報北交所的效率。受益于直聯機制的創新和效率,已有不少曾計劃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選擇“變道”北交所,部分新三板摘牌企業也選擇通過直聯機制二次掛牌。
新三板資深評論人周運南認為,直聯機制作為北交所的“企業強市戰略”之一,重點是吸引和支持優質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并上市北交所,打造一條“預期更明、效率更高、包容更強”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快車道”,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整體質地,促進北交所高質量擴容和高質量發展。
西南證券認為,北交所對優質公司的吸引力日益提高,目前北交所排隊企業數量不斷增長。在此背景下,長期持續看好北交所發展前景。
上一條:快到退休年齡了,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夠怎么辦?不要急,有三個方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