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國醫節致敬中醫人:走進西北大學第一醫院 楊鵬飛教授
西北大學第一醫院與西安碑林現代醫院醫聯體簽約授牌儀式成功舉行

中醫,堪稱中國“國寶”,有著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歷史沉淀的結晶,在一代代薪火相傳中,成就無數輝煌,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每年的3月17日設為“中國國醫節”。
在國醫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醫文化,感受中醫魅力”,進一步推動醫聯體建設發展,優化醫療資源分級診療,提升基層醫療水平,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2024年3月15日上午,西北大學第一醫院與西安碑林現代醫院舉行了緊密型醫聯體簽約授牌儀式。


儀式上,西安碑林現代醫院院長楊鵬飛與西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張小剛成功簽約加盟醫聯體。張小剛說,醫聯體揭牌儀式的舉辦標志著兩家醫院從多年的技術協作提升為緊密型醫聯體。兩家醫院將進一步深化協作,從管理、技術、服務三個方面對碑林現代醫院大力支持,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加快特色化、專科化、規范化發展。

西安碑林現代醫院執行院長、原西安市紅會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學科帶頭人董恩霞教授表示,西安碑林現代醫院建院至今30年,期間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大力引進人才,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在中藥院內制劑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陜西國醫研究院黨委書記、西北大學西部健康管理學院院長王維對兩家醫院成為醫聯體協作單位表示了肯定,并表示優化下沉醫療資源是當前醫療資源共享的典范,也期待雙方在中醫醫療服務、健康教育和康復服務等防治康一體化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績。

西安市碑林區衛健局柏敬賓局長說,西安碑林現代醫院是碑林區最早的社會辦醫機構,與西北大學第一醫院協作建立醫聯體是落實新醫改政策衛生健康方針的重要的舉措。“碑林區優質資源非常豐富,但基層的衛生服務還顯得比較薄弱。優質資源下沉和衛生醫療服務是衛生行政部門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這種有效的形式,讓碑林轄區廣大的群眾和患者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在基層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有效的診治,為患者提供便捷的優質的醫療服務是當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

西安碑林現代醫院堅持“以德立院,名醫興院,專科強院”的發展戰略,已經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中醫特色鮮明,中醫優勢突出的著名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創始人楊鵬飛教授楊鵬飛教授榮獲“陜西省杰出名中醫”、“中國當代名中醫”、“最美醫生”、“全國社區志愿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楊鵬飛教授介紹:
楊鵬飛,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畢業。先后就讀于陜西省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西北大學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西安現代中醫藥腫瘤研究院院長、陜西省腫瘤醫院國醫館主任、西安市碑林區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三屆政協委員、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腫瘤專家分會主任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罕見病專業委員會常委、陜西省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常委、陜西省抗癌協會中西醫整合委員會常委。“玄通“抗癌療法的創始人,國家核心專業期刊發表醫學論文十余篇。
從事中西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三十多年,他對博大精深的祖國醫學有深入地研究。長期以來,楊鵬飛教授用西醫為患者診斷,用中醫特色治病救人,開辟了升維思考、降維治療,中西并重治療腫瘤的新思路,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同時解決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福澤患者,給社會帶來了極大效益。
擅長中醫內科常見病及各種疑難雜癥: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腦出血后遺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心病、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糖尿病、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不孕不育癥及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等各種惡性腫瘤。
楊鵬飛教授工作30余年來,時刻心系人民健康,憑著對醫療衛生事業的執著,對患者的深厚感情,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準則高標準要求自己,每年診治門診患者2萬多人次,危重癥患者1千多人次。擔任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政協委員14年來,他還積極參政議政,向西安市碑林區政協累計提交高質量的委員建議、社情民意提案17件,他先后提出了《中醫專家進社區提案》、《加強殘疾人通道建設的提案》、《落實醫療報銷提案》等一系列關系民生的優秀提案。

楊鵬飛教授致力于中醫藥科研工作,申報多項科研項目,2012年,研發的“清心降脂丸”和“通脈冠心丸”獲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院內制劑批號。癌癥是他帶領的專家團隊的多年來主攻研發的項目,“扶正抗癌口服液、消瘤抗癌口服液、消瘤止痛貼”三種處方藥物在臨床使用多年,療效安全可靠,已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和院內制劑。
咬定青山不放松,深耕國醫創新路,楊鵬飛教授始終以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于廣大群眾和更多患者為己任。他充滿對中醫堅持與熱愛,追求與探索,不斷傳播與弘揚中醫藥文化。

2020年12月,在“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腫瘤專家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上,他作為腫瘤專家分會的主任委員——以《中醫藥在治療腫瘤中的運用》進行了精彩的講座,獲得了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全國第26屆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期間,楊鵬飛教授嚴謹客觀的講到:中醫對腫瘤的認識不同于現代醫學,其核心是辨證施治,也吸納了西醫這種辨“病”治療模式。西醫對于腫瘤的認識是“病”,明確診斷后,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化療、放療。我們應該發揮中醫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優勢,中西醫并重治療腫瘤,不要讓中醫成為西醫手術、放療、化療后的一種無奈選擇。中醫應全程參與腫瘤患者的治療,手術前或者手術后,通過服用中藥補氣養血,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腫瘤轉移和復發。化療期間,通過中藥服用改善化療藥物副作用引起的白細胞減低、貧血、脫發、胃腸道等各種不良反應。食道癌患者放療,會引起的食道炎、肺炎,宮頸癌患者放療會引起的膀胱炎、腸炎等,這些通過中醫藥治療都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年老體弱,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全程中醫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楊鵬飛教授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中醫師,還是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志愿者。他曾資助西北農學院的大學生孟涵同學,共捐款四萬元;他主動帶領黨員醫務人員為藍田縣和麟游縣的貧困山區群眾就醫看病,免費送醫送藥,金額達3萬元以上。疫情期間,他前往西工大校醫院新冠疫苗接種點,看望慰問醫務人員及志愿者,送去20余箱防暑降溫飲品及50余冊書籍等慰問品,表達對堅守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和志愿者崇高的敬意。 特別是在2020年抗疫的關鍵時刻,他帶領醫院藥劑科、中藥房加班加點熬制了1400多袋中藥送到一線醫院醫護人員手中,每天在線上通過視頻等方式處理著大量的就診病人,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為患者尋醫問藥、調配中藥,進行線上治療,通過快遞等方式郵寄到患者手中,讓中藥成為預防新冠疫情的良方。
楊鵬飛教授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提供了有力的中醫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支撐,成績顯著,他先后獲得碑林區第十三屆政協委員會“三好委員”獎、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特聘專家”、陜西省中醫院品牌典范“優秀醫院院長”獎、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腫瘤專家分會“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衛健局“最美醫師”等榮譽。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走在新時代陽光路上,發展中醫藥事業大有作為,楊鵬飛激動的說:未來,自己要以海納百川、博大的胸懷,將中醫藥事業進行到底,做到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西醫并重攻克腫瘤,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為人類的醫學事業做出新的更多貢獻!(文/王雷)
上一條:武漢硚口:家門口的社區醫院讓群眾更有“醫”靠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