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保險業前2個月賠付支出同比增58.8%長期看賠付支出增速將趨于穩定
近期監管披露的保險業前2個月經營數據顯示,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8%,原保險賠付支出5303億元,同比增長58.8%,賠付支出增速大幅超過保費收入增速。
受訪專家認為,前2個月,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增速較快或受到壽險部分熱銷到期產品的集中兌付等周期性因素影響。財險公司則受到去年上半年出行恢復期的低基數效應影響。從長期看,行業賠付支出增速將會趨于穩定。
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增速更快
通常而言,賠付支出分為賠款支出與給付支出兩類。其中,賠款支出指的是保險人對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合同約定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予的經濟補償。保險給付是指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提供一定的服務或支付一定的費用,包括死傷醫療給付和滿期給付等。由于壽險公司所持多為長期資金,因此其資金的滿期給付等具有時間滯后性。
從監管披露的數據來看,前2個月,保險行業匯總原保險保費收入15332億元,同比增長3.8%,原保險賠付支出5303億元,同比增長58.8%。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2274億元,同比增長3.8%,賠付支出3636億元,同比增長90.5%;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058億元,同比增長4.0%,賠款支出1667億元,同比增長16.5%。
這意味著,無論是從公司類型來看,還是從行業整體來看,賠付支出的同比增速均高于保費收入增速。
對此,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財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多為一年期產品,其賠款支出與保費收入具有較強的同步性,而今年前2個月賠付支出增速較快或受去年上半年出行處于恢復階段的低基數影響。相較而言,人身險公司的到期兌付或滿期兌付具有滯后性,如果某個時期保險產品集中到期,就會遇到給付規模較高的情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2個月,人身險公司賠付支出同比增速超90%的原因可能是醫療險和重疾險的賠付支出增加,前些年熱銷的醫療險和重疾險到了一個集中賠付期。此外,或有部分公司為了不影響年終獎的足額發放,而將去年末的賠付移到今年初,或依監管規定將部分費用計入賠款,從而導致費用率下降而賠付率增長。
賠付率長期將趨于穩定
事實上,行業賠付支出同比增速高于保費增速的情況并非暫時現象。2023年全年,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13%,賠付支出增長21.94%。這一差距一方面受到人身險產品集中到期給付以及外部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近年來保險產品賠付率的上升也不容忽視。
公開數據顯示,健康險方面,2023年,近六成險企短期健康險綜合賠付率同比增長。財險方面,5家上市險企的2023年年報顯示其綜合賠付率均小幅上升。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于澤在近期舉行的中國人保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預計未來車險的賠付率可能還會進一步提升,費用率將進一步下降。
王國軍表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賠付支出的增加會給保險公司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尤其是當賠付支出增速長時間高于保費增速的情況下。對此,保險公司要對產品設計、定價策略等進行及時調整;在風險管理、資金運用等方面做出更有效的策略安排。
徐昱琛認為,壽險公司對于給付支出有預期規劃,只要做好現金流的安排就影響不大;同時,可以通過提高產品收益和投資收益來抵消可能出現的賠款風險。財險公司要做好產品定價和精算設計,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降低綜合成本率。
展望未來,業內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賠付支出的同比增速會逐步回歸至正常水平。
徐昱琛表示,財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增速主要受外部性因素影響,人身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增速會受滯后性影響有所波動。長期來看,賠付支出的增速將趨向穩定。
王國軍也表示:“賠付率短期會逐漸下降,未來還會有周期性的波動,但總體上是趨于穩定的。”
上一條:北交所IPO百達智能實控人占用資金理財,讓渡商業機會業務獨立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