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愛仕達去年虧損3.78億元連虧三年進入轉型陣痛期?
4月29日,愛仕達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24.57億元,同比下降16.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78億元。
這已經是愛仕達連續第三年出現虧損,而2021年、2022年愛仕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850.74萬元、-7872.86萬元。相較于前兩年,虧損額度明顯擴大。
“近年來,愛仕達的情況并不樂觀,說明公司在經營和戰略規劃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盡快找到問題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扭轉局面。”智帆海岸機構首席顧問、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傳統業務營收下滑
作為中國炊具行業雙巨頭之一,愛仕達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炊具產能和建設小家電項目。202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炊具業務實現營收約17.87億元,同比下降16.11%;小家電業務實現營收約3.68億元,同比下降0.6%。相比于2010年炊具業務19.15億元營收和小家電業務1.2億元營收,2023年公司炊具業務營收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28億元,小家電業務營收也僅增加了2.48億元。
“炊具為耐用品,市場新增需求不足且溢價空間較小,對愛仕達炊具業務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愛仕達也遭受著后來者的市場沖擊,對公司的炊具業務形成了壓力,該品牌的傳統優勢在不斷萎縮。”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另外,愛仕達在小家電市場始終沒能成為一個主流品牌,發展速度極其緩慢,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小家電市場蠶食更大的份額。而且在智能電器時代,該品牌的產品創新也表現比較遲緩。”
機器人業務前景未明
雖然小家電業務增長乏力,但并沒有磨滅愛仕達轉型的決心。2016年9月份,愛仕達以自有資金5865萬元收購浙江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51%股權,這是愛仕達跨界機器人領域的開端。2017年公司又相繼出資收購了多家公司股權。2019年公司又以1.37億元再次收購錢江機器人39%股權。通過不斷地收購,愛仕達已初步完成從機器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至下游集成商的產業鏈布局。
盡管愛仕達在機器人業務上大把“砸錢”,但收效甚微。經過多年發展,機器人業務在公司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仍然不高。年報顯示,2023年愛仕達機器人業務實現營收2.32億元,同比下降34.44%,占總營收比重為9.46%。
傳統業務營收下滑,機器人業務前景未明、營收持續下滑,處于轉型陣痛期的愛仕達該何去何從?
“如何尋找賽道突破口,做專做精,提升產品銷量,才是愛仕達發展和轉型的關鍵。”看懂經濟平臺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傳統業務上,愛仕達可以考慮進一步發掘其在炊具和廚房小家電領域的市場地位,結合消費者需求和趨勢,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產品。在機器人業務上,愛仕達可以考慮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尋求突破,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上一條:接受超160家知名投資機構調研,圓通速遞高質量發展態勢凸顯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