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14億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水平實現新躍升
今天,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介紹,我國深入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著力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水平實現新躍升。10年來,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接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14億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3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累計增長35%,原煤生產能力持續增強,原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電力裝機、天然氣產量實現翻番。風電發電裝機從7600多萬千瓦增長到4.4億千瓦以上,增長了近5倍,光伏發電裝機從1900多萬千瓦增長到6億千瓦以上,增長了30多倍。
章建華說,新型能源體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近兩年來,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具體來看,能源結構更“綠”。近年來,我國非化石能源供給提速,“十四五”前3年年均增量是“十三五”的1.4倍,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了0.7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
供應韌性更“強”。2023年煤炭、油氣等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8.3億噸標準煤。目前,全國發電裝機容量超過30億千瓦。近年來,原油產量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產量從2017年開始連續7年每年增長超100億立方米。能源儲備調節能力持續提升。
產業體系更“新”。新能源發電技術保持世界領先,光伏電池等“新三樣”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新名片”。首座高溫氣冷堆商業示范工程建成投產。新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智能微電網推動“源網荷儲”融合發展,虛擬電廠引導電力用戶高效、主動參與需求響應。
治理基礎更“實”。《能源法》已進入全國人大審議程序,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穩步建設,能源領域自然壟斷環節監管制度更加健全,綠色電力證書、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等政策機制深入實施。
近期,全國多地普遍迎來高溫天氣。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介紹,為全力保障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接下來,國家能源局將強化監測預警,每天監測全國及重點地區用電、電煤、機組出力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充分發揮高峰時段系統頂峰能力。指導電網企業優化調度運行安排,充分釋放輸電通道能力,利用不同地區用電高峰時段差異,開展區域間、省間錯避峰運行和余缺互濟。
上一條:協同防溺護航成長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