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中新武威觀產業對了頭小康有奔頭
“今年的圣女果,行!”一大早,武威市涼州區洪祥鎮陳春村村民徐延山就來到自家的圣女果種植大棚,采摘剛剛成熟的圣女果。
一排排綠藤蔓上綴滿紅色的圣女果,果型圓潤、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今年是徐延山和圣女果“打交道”的第三年,幾年來,圣女果產銷兩旺的態勢,讓他進一步堅定了擴大種植的信心。
徐延山說:“2022年時,村上幫我們聯系引進了圣女果的新品種。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種了一棚,沒想到年產量能達到7噸左右,收益不錯。至今已連續種了三年,每年年收入大約有6萬塊錢。我計劃明年再種兩棚,更好地提高家庭收入。”
今年,洪祥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培育富民增收產業,在陳春村搭建鋼結構拱形溫室33座64畝,種植圣女果,如今,從引進品種、種苗生產、技術服務、農資供應到采購銷售,圣女果已經從陳春村走向了國內大市場,自6月15日上市以來,棚均收入已達2萬元以上。該產業園區也成了全市最大的櫻桃西紅柿生產基地,每年可為周邊市場提供優質櫻桃西紅柿220多噸,年產值約180多萬,同時可有效吸納周邊農戶100多人就地就近務工,增加務工收入10余萬元,真正實現“一畝棚十畝田”的目標。
夜幕降臨,在陳春村新建的圣女果分揀車間里,村民們對白天采摘的圣女果進行分揀裝箱,大家分工明確、井然有序,一片繁忙的景象。
分揀車間負責人朱生峰說:“為解決農戶銷售難的問題,今年,我們通過招商引資項目,積極與寧夏巨星農業科技公司簽訂了釜山88圣女果種植收購訂單合同。同時,雙方聯合投資建設了恒溫庫及分揀設備,實現了圣女果從種植、采摘、包裝到直接進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一體產業鏈,有效解決了圣女果的銷售問題。”
圣女果種植是洪祥鎮在鄉村振興路上抓好特色產業的一個樣本。今年,洪祥鎮圍繞大蒜、肉鴿和蔬菜等產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特色農業品牌,在設施蔬菜上實現新突破,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提質增效。在做大產業蛋糕的同時,洪祥鎮也不忘把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留給農民。為了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今年,洪祥鎮陳家溝村充分利用村集體土地,搭建全鋼架拱形日光溫室,2024年種植訂單茄子,黃瓜等農產品,幫助村民增加家庭收入。
“今年我種了6棚‘茄王’,平均每棚年產量大約有8000公斤,以現在每公斤兩元左右的價格,大概每棚純收入有16000元。”陳家溝村村民張秀萍說。
上一條:西安市胸科醫院醫院攜手社區共筑生命防線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