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醫藥前沿 >

飛廉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23-09-26 13:39:59  |  來源:中醫中藥  |  閱讀量:6715  |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風熱感冒,頭風眩暈,風熱痹痛,皮膚刺癢,尿路感染,乳糜尿,尿血,帶下,跌打瘀腫,疔瘡腫毒,湯火傷。

①《本經》:主骨節熱,脛重酸疼。

②《別錄》:治頭眩頂重,皮間風邪如蜂螫針刺,魚子細起。熱瘡、癰、疽、痔,濕痹,止風邪咳嗽,下乳汁。益氣明目。

③《藥性淪》:主留血。

④《唐本草》:療疳蝕,殺蟲。

⑤《四聲本草》:小兒疳痢,為散,以漿水下。

⑥《綱目》:治頭風旋運。

⑦《西藏常用中草藥》: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治各種出血,跌打瘀腫,惡瘡,燒傷,燙傷。

⑧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利濕,清熱,消腫。治乳糜尿;尿血,尿路感染,流感,白帶過多,月經過多;外用治疔瘡腫毒,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1~2兩;入散劑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摻。

注意

《本草經集注》:得烏頭良。惡麻黃。

附方

①治關節炎:老牛錯一斤,何首烏三兩,生地半斤。用酒浸泡一周,每天服一小杯。(《黑龍江中藥》)

②治無名腫毒,痔瘡,外傷腫痛:老牛錯莖葉,搗成泥狀,敷患處。

③治疳匿蝕口齒及下部:飛廉蒿燒作灰,搗篩,以兩錢匕服,每日服二次。(江蘇《中草藥新醫療法》)

備注

西藏以同屬植物科刺飛廉作飛廉入藥,其特征:莖具翼,有刺,幼時被白色柔毛。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抱莖;葉片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羽狀淺裂,邊緣有齒,齒上有針刺。頭狀花序單生;總苞片數層,先端具刺;花紫紅色。瘦果橢圓形,稍扁,具光澤;冠毛白色多層,基部合生。

摘錄

《*辭典》


上一條:讓“新月餅”四季飄香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麻阳| 诏安县| 高雄县| 苍南县| 偏关县| 临湘市| 景宁| 潢川县| 新竹市| 临清市| 湘阴县| 桐乡市| 察雅县| 建德市| 华安县| 镇原县| 政和县| 泸定县| 余江县| 都匀市| 土默特右旗| 金平| 穆棱市| 大方县| 铜梁县| 武威市| 平凉市| 弥渡县| 调兵山市| 富民县| 岳池县| 岳阳县| 鄂托克前旗| 武隆县| 九江市| 蓬安县| 曲沃县| 桑植县| 南宫市|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