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重塑產業鏈價值海爾金盈以產業投行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而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點之一就是要通過不斷完善金融結構體系,營造產業發展生態,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在打牢實體經濟穩步復蘇、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驅動下,金融變革似乎一觸即發。如何用金融這灘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發展之花,或許從海爾金盈的產業投行模式中,我們能尋得答案。
深化產業投行 推動產業更長周期良性發展
新形勢下,投行模式的創新有利于不斷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順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海爾金盈以“產業投行”模式做金融,集中資金、技術等優勢資源,賦能產業競爭力提升,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海爾金盈自成立起,一直堅持“為產業而金融”的定位,通過首創的“產業投行”模式為產業發展引入金融活水。這種模式的差異化在于以產業為基,以金融為工具,以金融科技為手段,促進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在提供資金、技術的基礎上,強調通過深入產業,提供數字風控、智慧運營、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實現長效、可持續的發展
例如,作為海爾金盈旗下專注于產業金融服務的主體,海爾產業金融堅持走“重度垂直行業線、深度布局產業鏈、開放共建生態圈”的差異化發展道路,以產業投行的視角切入業務領域,為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產業投行服務的不只是一個企業,而是盤活了整個產業生態。通過實現產業協同以及資源鏈接,產業投行模式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壁壘,以服務和創新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整個產業在更長周期實現良性發展。
實現價值鏈共創共贏 新模式賦能多產業轉型
如今,在“產業投行”模式發展下,海爾金盈已在現代農業、智能制造、醫療健康、教育文化等國家戰略性產業積極布局,持續賦能產業生態鏈轉型升級,支持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大健康生態板塊,海爾金盈旗下海爾產業金融布局醫療服務、醫藥商業流通、醫藥制造等領域,為客戶提供包括融資、投資、運營等多方位的金融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覆蓋全國28個省份,與全國數千家優秀的醫院、流通企業、醫療化工企業客戶建立深入合作,累計提供資金超過200億。
同時,海爾金盈將ESG理念融入公司戰略,承擔更多企業社會責任。2022年,海爾融資租賃發行國內非銀金融機構首支社會責任債券,服務群體側重于社會弱勢群體,包括貧困人群、缺乏優質醫療資源的群體和低教育程度群體等,成為金融解決社會問題、優化資源配置、改善民生福祉的典型范例,獲得社會大眾和監管機構一致認可。
正如業內專家所言:“如今的海爾金盈已不再扮演金融服務商的角色,而是深度切入產業,以‘產業投行’的視角來整合各利益相關方及優勢要素,這很符合我國實體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未來,海爾金盈將更加聚焦產業發展,推動金融、資本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上一條:歐元區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5.2%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