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經過6輪調整,累計744個藥品新增進入目錄醫保藥品信息哪里查
目錄內藥品總數達3088種
問:什么是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答:為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需求,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國家制定了醫保藥品目錄。參保人員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符合醫保藥品目錄的相關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按照規定予以支付。
國家醫保局建立完善了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醫保藥品目錄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將符合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等基本條件的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經過6輪調整,已累計將744個藥品新增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其中談判新增446個,覆蓋了目錄全部31個治療領域。談判準入的藥品中,腫瘤用藥100個,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藥93個。通過談判納入目錄的藥品,大部分都是近年來新上市、臨床價值高的藥品,大量新機制、新靶點藥物被納入目錄。2017年以前,醫保目錄內沒有1個腫瘤靶向藥,2023年版目錄中已經有74個腫瘤靶向藥,其中很多治療領域實現了不同代際靶向藥的多樣化選擇。同時,6年累計調出了395個療效不確切、易濫用以及臨床被淘汰,或者即將退市的藥品。目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中藥飲片為892種。
國家醫保談判藥品信息多渠道可查
問:哪里能查到醫保藥品的具體信息?如果患者在三甲醫院首診,開了需要長期服用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一個療程后想去社區醫院開,又不知道社區醫院有沒有,這些信息從哪能查到呢?
滋補、保健、預防性等類別不能報銷
問:就醫買藥的繳費單據上,“自付一”“自付二”是什么意思呢?
答:單據上,有的藥只有“自付一”,有的藥“自付一”“自付二”都有,區別在于藥品藥效的類別不同:在醫保報銷范圍內,只有“自付一”的是甲類藥,“自付一”“自付二”都有的是乙類藥。
醫保藥品目錄里,西藥和中成藥分為甲、乙兩類。“甲類藥品”是指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確切、同類藥品中價格或治療費用較低的藥品。參保人使用這類藥品時,可以全額納入報銷范圍,之后按規定比例報銷。“乙類藥品”是指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確切、同類藥品中比“甲類藥品”價格或治療費用略高的藥品。參保人使用這類藥品時,需要個人自付一定比例,剩下的部分納入報銷范圍,再按規定比例報銷。
2023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3088種藥品中,西藥甲類藥品395個,中成藥甲類藥品246個,其余為乙類藥品。協議期內談判藥品按照乙類支付。
滋補、保健、預防性等類別的藥品未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需要自費。
《 人民日報 》
上一條:能源運輸大動脈大秦鐵路開始春季集中修施工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