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南微醫學擬不超過2.89億元購買CME51%股權
受海外市場增收影響,南微醫學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6.28%,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8.25%,如今,該公司又計劃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南微醫學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3672萬歐元購買Creo Medical S.L.U.(下稱“CME”或“標的公司”)51%股權。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國內市場面臨較大的集采壓力下,南微醫學將歐洲市場作為突破的方向,此次收購的CME全部股權價值為7200萬歐元,以CME 2023年凈利潤計算,本次交易PE為20.76倍,此外,本次交易完成后,將在南微醫學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增加商譽。
20倍PE購買境外渠道公司
南微醫學9月18日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和業務布局,公司擬通過Micro-Tech International B.V.(下稱“南微荷蘭”),使用自有資金購買Creo Medical Group plc(下稱“Creo”)持有的CME83.76萬股普通股股票。參考CME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經相關方協商一致,本次交易預計的成交金額為不超過3672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89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南微醫學將通過南微荷蘭持有CME51%的股權。
據悉,本次交易對方Creo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醫療器械公司,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標的公司方面,CME成立于1990年,為Creo的全資子公司,是醫療器械產品銷售的渠道公司,其經銷產品包括Creo自研產品,及其他相關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消化、泌尿、呼吸、一次性內鏡等領域的醫療器械產品,其中內鏡下耗材和一次性內鏡等產品在2023年占標的公司收入的近70%。
CME主要業務集中在西歐地區,覆蓋英國、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其中法國是其收入占比最高的區域。2023年,CME營業收入為3194.2萬歐元,凈利潤為346.8萬歐元;2024年上半年,CME營業收入為1659.3萬歐元,凈利潤為157.4萬歐元。
不過,本次交易估值較高。根據南微醫學披露,結合收益法和Creo的市值,并參考標的公司對Creo的收入和利潤貢獻,經雙方友好協商最終確定標的公司的全部股權價值為7200萬歐元。在此基礎上,以CME 2023年凈利潤計算,本次交易PE為20.76倍;以CME 2024年6月30日資產凈額(1592萬歐元)計算,本次交易PB為4.52倍。
此外,本次交易還采用鎖箱機制,“鎖箱日”為2024年6月30日,即買方還應在整體初步股權價值7200萬歐元的基礎上扣除協議約定的價值漏損后的金額以及賠償金額,在交割日以現金方式支付。
國內業務承壓
南微醫學為何要20.76倍PE收購一家境外渠道公司?
根據南微醫學披露,CME與公司過去曾有過合作,且一直保持良好的關系,但目前CME沒有公司產品在售。總體來看CME現有的銷售渠道和產品與公司具有較高互補性,而且雙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有利于雙方的共同發展。本次交易將有助于公司提升在歐洲地區的產品銷售能力,加速海外擴張,快速提升公司產品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同時,公司可以通過向CME導入更多的產品品類和CME尚未銷售的新產品,幫助CME實現持續的增長。
隨著CME納入合并報表,南微醫學的商譽也將有所增加。根據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南微醫學已有商譽占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凈資產的比例為4.79%。南微醫學表示,因本次交易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本次交易完成后,將在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增加商譽,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商譽不作攤銷處理,但需在未來每年年度終了做減值測試。如標的公司受宏觀經濟形勢及行業競爭、經營策略、業務結構等影響,業績未達預期,則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譽存在減值風險,將對公司未來的當期損益造成不利影響。
在國內市場端,南微醫學面臨著較大的集采壓力。據悉,2023年河北省牽頭組織京津冀“3+N”聯盟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項目涉及止血夾等公司多個產品,參與省份包括貴州、安徽、廣西、江西、遼寧等多個省份,南微醫學兩種止血夾、膽道支架、氣管支架等多個產品中選。今年5月和6月,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心、廣西醫保局相繼發布本次集采落地實施的通知,采購周期各兩年。
南微醫學也在其2024年半年報中提示: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的帶量采購將成為今后較長時期醫用耗材的主要采購方式之一,如果公司應對不當,重要產品在主要市場地區未能中標,有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若公司的部分產品在部分地區因帶量采購受到不利影響,則可能會制約公司的未來業績增長。
原始股東上半年套現2.39億元
南微醫學于2019年7月22日登陸科創板,上市以來,南微醫學利潤除了在2020年出現下滑外,最近三年均在增長。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南微醫學營業收入分別為13.07億元、13.26億元、19.47億元、19.80億元、24.11億元;扣非凈利潤依次為2.77億元、2.12億元、2.76億元、2.99億元、4.63億元。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南微醫學營收、扣非凈利潤維持同比雙增。2024年半年報顯示,南微醫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34億元,同比增長16.28%;實現扣非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18.25%。
盡管公司業績保持著較好的增長態勢,但南微醫學部分原始股東卻在頻繁拋售公司股份。《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Huakang Limited為南微醫學IPO時的第三大股東,持有公司2052.46萬股。2024年5月15日至8月6日,Huakang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交易累計減持公司371.51萬股,減持價格區間為55.85元/股至73.10元/股,減持總金額約為2.39億元。
事實上,不僅在今年頻繁拋售公司股份,Huakang剛一解禁就在密集減持南微醫學。據了解,Huakang持有的南微醫學股份鎖定期為36個月,于2022年7月22日上市流通,然而其剛剛解禁就拋出了減持計劃。
根據披露,2022年8月19日至11月1日,Huakang累計減持公司500.54萬股,減持總金額約為3.60億元;2022年11月15日至2023年1月18日,Huakang累計減持公司420.39萬股,減持總金額約為3.35億元;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4月28日,Huakang累計減持公司563.54萬股,減持總金額約達4.73億元;2023年6月26日至2023年10月9日,Huakang累計減持公司78.24萬股,減持總金額約為0.60億元。據記者初步統計,自解禁至今,Huakang已累計減持南微醫學約1934.21萬股,累計套現金額約達14.68億元。
此外,股價表現上,從2021年7月開始,南微醫學股價從最高229.1元一路走低,不斷跌破200元、100元整數關口,今年出現加速下跌,跌幅高達39.65%,還創出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55.38元,成交量也呈現不斷減小態勢。
上一條:生物醫藥行業創新贏市場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