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文化 >

兩部門印發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和中醫閣建設標準

發布時間:2023-07-26 09:28:00  |  來源:網絡  |  閱讀量:17661  |  
兩部門印發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和中醫閣建設標準

為了更好地指導并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中醫閣,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和《社區衛生服務站 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標準》,并于25日公布。

這兩項標準從中藥房設置、中醫藥人員配置、中醫醫療服務等方面,對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和中醫閣建設給出具體參考。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能力提升建設標準》,中醫館獨立設置,使用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能夠提供中藥飲片和6類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中藥房中藥飲片品種數不少于300種;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5%,且主執業機構在本機構的中醫類別醫師不少于5名。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 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標準》,中醫閣至少設有1個中醫診室和1個中醫治療室,能夠提供中藥飲片和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中藥飲片品種數不少于80種,或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簽訂中藥飲片調劑代煎配送協議;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鄉村醫生。

中醫館是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將中醫臨床科室集中、相對獨立設置的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閣則是指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內開展中醫藥服務的診療區,具備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人員、設施設備等衛生資源。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完成1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內涵建設;在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開展中醫閣建設。國家中醫藥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已建成中醫館4萬余家。當前,我國正多措并舉推動基層中醫館“從有到優”,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


上一條:我國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廊坊市| 临湘市| 田林县| 黎城县| 黄石市| 乐山市| 丽江市| 洪湖市| 江津市| 怀来县| 古丈县| 敦化市| 中山市| 隆尧县| 南溪县| 焉耆| 河北区| 瑞昌市| 泌阳县| 大英县| 福贡县| 宾川县| 宜章县| 浦县| 长宁区| 襄汾县| 大荔县| 梁山县| 体育| 临武县| 霸州市| 星子县| 禄劝| 乌拉特前旗| 澎湖县| 固镇县| 鄢陵县| 大渡口区| 定兴县| 霞浦县|